“應對共同挑戰(zhàn)、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5月15日,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五年磨一劍。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始于習近平主席5年前的倡議——2014年5月21日上午,在上海舉行的亞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方倡議通過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方式,推動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如今,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如期召開,這是一次文明的“約會”,既是對5年前倡議的深切凝望,也是對文明的深情致敬,更應合了亞洲人民以文明為載體而交流互鑒的共同呼聲。
亞洲文明在交相輝映中傳遞著“和”與“合”的哲學邏輯。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談到,從公元前數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發(fā)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黃河-長江等流域的人們,開始耕耘灌溉、鑄器造皿、建設家園。如果說河寓意著文明的源頭,那么文明在互相融進的過程中,使得亞洲人民深深體會到“和”的分量和“合”的力量。從和平到和諧,從合作到融合,人類越來越感受到和而不同與和衷共濟的歷史意義。
一部人類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進的歷史。在中國古代,絲綢、瓷器、指南針等發(fā)明創(chuàng)造傳到中亞等地,而其他地方的小麥、黃瓜、胡椒等作物也傳入中國,這雙贏更標注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姿多彩,正如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
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不僅可凝聚亞洲人民守護文明的共識,更推進亞洲人民熔鑄命運共同體意識,而這正需要亞洲人民把亞洲建設為和平安寧、共同繁榮和開放融通的亞洲。在這一過程中,尤其需要亞洲各國葆有更平等的文明觀,正如習近平主席所稱,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zhí)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
哲學家羅素有言,“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過去,已經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里程碑”。文明是多彩的,是平等的,也是包容的。只有交流互鑒,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刻意制造“文明的沖突”,特別是對其他文明充滿傲慢與偏見,以高等文明自居而嘲弄其他文明都是狹隘而危險的。
“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fā)展”。今天,重溫這樣的深刻表述,不禁更加感慨系之。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這是中國的立場,更是中國的行動。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文明交流互鑒中,五彩斑斕的亞洲文明,不僅可滋養(yǎng)亞洲人民的精神世界,讓亞洲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讓地區(qū)發(fā)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更能夯實亞洲文明共同體的根基,從而讓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更有號召力和生命力。
原標題:【社論】在文明互鑒中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
責任編輯:吳嬋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