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護林員陳海華:
期待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加快推進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你聽,這是海南長臂猿的叫聲。”1月18日午后,群山環(huán)抱下的海南黎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鸚哥傲管理站,巡山歸來的管理站站長陳海華興奮地掏出手機,向海南日報記者展示著一段音頻資料。
一遍遍循環(huán)播放音頻后,陳海華確信,前段時間他和同事們在雨林中聽到的那一聲聲口哨般的清亮長音,就是海南長臂猿的叫聲。“當時我們都聽得太入神了,忘記了錄音。”盡管有些小懊惱,陳海華更期待著自己下一次與海南長臂猿的不期而遇。
事實上,陳海華的期盼并不難實現(xiàn)。隨著海南長臂猿棲息地恢復工程的實施,這群海南特有的靈長類動物從原先的7只慢慢繁衍至30只,活動范圍正不斷擴大。“不只是海南長臂猿,這幾年我們明顯發(fā)現(xiàn),雨林里的小動物們越來越多,尤其是赤麂和猴子,經常一群群地在山上跑。”在陳海華看來,這些變化來之不易。
1998年,黎母山林場被列入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范圍,陳海華的角色也從伐木工轉換為護林員。
在位于瓊中、白沙、儋州3市縣交界處的鸚哥傲管理站,陳海華和18名護林員一起管護著面積達7.5萬畝的原始熱帶雨林。“這些年,看著植被覆蓋面增加,我們別提有多開心了。”更讓陳海華感到欣慰的是,近年來各級政府都加大了生態(tài)保護的宣傳力度,越來越多的群眾意識到熱帶雨林的生態(tài)價值,盜伐、打獵的現(xiàn)象幾乎沒有了,不少附近村民還會主動為他們提供破壞生態(tài)的線索。
隨著海南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陳海華明顯感覺到生態(tài)保護制度越來越嚴。“我們管理站位于國家公園的核心區(qū),今年正準備在邊界處試點安裝1.5公里的電子圍欄和實時監(jiān)控設備,一旦有人進入,我們第一時間就能收到消息。”
2020年,我國將結束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總結評估經驗,正式成立一批國家公園。陳海華和同事們期待著,能有更多的人參與到熱帶雨林保護中來,助力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加快推進。
(本報營根1月18日電)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