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詞熱詞暖心詞
海南日報記者 梁振君
每年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都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報告中的新詞、熱詞、暖心詞,更是迅速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新詞透新意,熱詞傳熱度,暖心詞顯溫度。而一串串不平凡的數字背后,寫滿了海南人民奮斗的足跡,詮釋著瓊州大地的跨越和變遷,并激勵人們持續(xù)朝著夢想的方向奔跑——
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百姓收入增長跑贏經濟增速,高等教育形成“1+2+X”總體布局,打一場科技翻身仗,形成生態(tài)文明建設海南樣板,64.97萬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脫貧,全面小康指數超過98%……盤點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許多句話中出現的新詞、熱詞、暖心詞,其著力為全省工作劃重點、拎干貨、指路徑,既彰顯了黨委、政府的實干和擔當,又凸顯了濃厚的民生情懷,暖心又提氣。
新詞 呈現發(fā)展新趨勢新動態(tài)
“登堂入室”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新詞,是人們感知和捕捉新趨勢、新動態(tài),緊跟政策導向、搶占先機的坐標點。
這些新詞,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海南答卷。
關口前移、跨海戰(zhàn)“疫”,“嚴管入口、放活島內”——面對新冠肺炎這一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范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海南嚴格落實“四早”“四集中”,關口前移、跨海戰(zhàn)“疫”,28天就控制疫情、實現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7批865名醫(yī)護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征,在湖北抗疫“第二戰(zhàn)場”作出海南貢獻;較好實現常態(tài)化精準防控,“嚴管入口、放活島內”,實現疫情較好較快得到控制,為較快實現經濟正增長奠定了基礎。
這些新詞,詮釋了海南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變應變,非常之時實行超常規(guī)之策。
超常規(guī)舉措——出臺支持企業(yè)復工復產、支持中小企業(yè)共渡難關、支持農民工務工、超常規(guī)促增長、旅游業(yè)振興等超常規(guī)舉措合計上百條,去年全口徑減稅降費175.8億元,推動復工復產。
這些新詞,見證了海南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成色足,必將進一步拓展高質量發(fā)展空間。
“V”字型反轉——落實“六穩(wěn)”“六保”,出臺超常規(guī)舉措上百條,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主要經濟指標從二季度開始“V”字型反轉,2020年前三季度GDP累計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全年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是自2018年實施最嚴格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以來,年度首次恢復正增長。實際利用外資額增長10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0.2%,多項指標好于全國,扭轉了近年來排名靠后的局面。
“2+4+N”建設格局——推動“海澄文定”綜合經濟圈、“大三亞”旅游經濟圈實現一體化,???、三亞、儋州、瓊海4個中心城市提升輻射帶動能力,若干縣城率先提質擴容,“十四五”基本實現“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
生態(tài)文明建設海南樣板——海南不但要把一個高度開放的自由貿易港傳給子孫后代,還要把一個山青水綠、天藍海碧的自由貿易港傳給子孫后代。“十三五”期間,海南加快頂層設計,取消12個市縣GDP考核;以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汽車、實施最嚴“禁塑”、推廣裝配式建筑等標志性項目打造海南生態(tài)新優(yōu)勢。“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繼續(xù)多管齊下拓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現路徑,形成生態(tài)文明建設海南樣板。
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去年12月召開的海南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省委書記沈曉明“三問”科技創(chuàng)新,言猶在耳。無論是推動高質量發(fā)展,還是服務并融入新發(fā)展格局、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海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創(chuàng)新這個第一動力。
科技翻身仗——“十四五”期間,我省將聚焦國家戰(zhàn)略、科技前沿、地方急需,以超常規(guī)手段打一場科技翻身仗。打造種業(yè)、深海、航空三大科創(chuàng)高地,爭取種子國家實驗室落戶海南,建設全國深海科技基地、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和航天重大產業(yè)基地。
“揭榜掛帥”——實施重點項目“揭榜掛帥”制度,健全科技創(chuàng)新支撐體系。
熱詞 詮釋發(fā)展能見度新高度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之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開局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遍覽報告,“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鄉(xiāng)村振興”是報告的四大熱詞。
脫貧攻堅——五級書記抓脫扶貧,2700多個鄉(xiāng)村振興工作隊、8583名隊員深入每個村莊,貧困群眾積極行動,全省上下橫下一條心、擰成一股繩,贏來脫貧攻堅決定性勝利!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6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4.97萬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脫貧。一張張笑臉,一條條喜訊,匯聚成決勝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剛剛過去的2020年,海南全力沖刺全面小康,監(jiān)測指標完成九成以上,全面小康指數超過98%,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此也有所提及。近年來,鄉(xiāng)村振興一直是高頻熱詞。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既要登高望遠、深謀遠慮,還要腳踏實地、直面難題。
啟動集體經濟“空殼村”清零行動——兩年內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
“鄉(xiāng)村建設行動”海南方案——建成10個特色產業(yè)小鎮(zhèn)、100個特色精品美麗鄉(xiāng)村,改造50個特色小鎮(zhèn)電網。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脫貧市縣設立5年過渡期,有效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過渡。
和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xiāng)村振興的熱度比肩的,是順利開局、蓬勃展開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立足新發(fā)展階段,更好踐行新發(fā)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融入新發(fā)展格局。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深入推進,海南在國家發(fā)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顯,經濟社會發(fā)生一系列深刻變化,將載入史冊。
購物回流、求學回流、就醫(yī)回流——報告提出的“三個回流”,立足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的戰(zhàn)略交匯點,著眼于將海南打造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反應爐”,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海南要實現吸引免稅購物回流3000億元,吸引求學回流5萬人,吸引海外就醫(yī)回流50萬人次、不出國診療150萬人次。
另外,從“制度集成創(chuàng)新”到“‘3+1’產業(yè)發(fā)展格局”,從“封關”到“持續(xù)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再到“實施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這些熱詞勾勒出海南圖新圖強的生動圖景,將為海南“十四五”發(fā)展凝聚澎湃動能。
暖心詞 飽含民生溫度人民情懷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海南人民收獲了哪些“民生大禮包”?透過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暖心詞,人們可以一窺究竟。
看收入,百姓收入增長跑贏經濟增速——財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比前五年提高3.8個百分點。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縮小5.8%。去年貧困地區(qū)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農村平均水平,實現無返貧和無新增貧困。
看教育,“1+2+X”總體布局——中小學教育主要指標超全省平均水平。海南職業(yè)教育覆蓋32大類452個專業(yè),高等教育形成“1+2+X”總體布局。
看醫(yī)療,“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五年引進優(yōu)質醫(yī)院49家,新增7家三級甲等醫(yī)院,“1小時三級醫(yī)院服務圈”覆蓋全省,“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開始成為現實。
揮別“十三五”、啟程“十四五”,海南人民還將收獲哪些“民生大禮包”?
“突出品質為上,特色為要,讓廣大人民共享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果”——這是報告明確的海南“十四五”經濟社會發(fā)展八大主要任務之一。
財政支出增速不低于“十三五”——真金白銀持續(xù)加大民生投入,著力為群眾解難點、疏堵點、去痛點,以政府過緊日子換來百姓過好日子。
“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民生特色項目爭創(chuàng)全國標桿”“農村教育衛(wèi)生等基本公共服務達到全國前列”“扭轉‘菜籃子’產品價格在全國居高不下的局面”“建設安居型商品住房25萬套”“幼兒園到大學各階段教育主要指標達全國中上水平”“培育海南學生‘特色印記’成為素質教育全國樣板”“全面實現‘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報告明確要從人民群眾最關注和期待解決的“急難愁盼”民生問題入手,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抓好抓實。
大事小事民生事,同繪幸福同心圓。一個個直抵人心的暖心事項,一項項飽含民生溫度的舉措,必將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落地落實。
精彩開局“十四五”——海南,向夢想奔跑!
(本報???月24日訊)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