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端
編者按
古崖城為中國古代最南端的州治,我們的祖先著眼寧遠河下游的地理區(qū)位、山形水勝,成建制、成體系地建造了這座古城,留下了古城墻、古學宮、古橋、古塔等大量古建筑及古建筑遺址。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海南自貿(mào)港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而一座古城的文化發(fā)掘和開發(fā)利用,當從梳理認識這里的古建筑開始。在2024崖州文化研討會即將開幕之際,《海南周刊》特邀新書《三亞古崖城考》的作者何以端先生撰稿,從古建的角度帶你重識崖州,敬請關(guān)注!
為什么說我國最南端的古代官學——崖城學宮,是“偃武修文”的例證?為什么說古崖城是城港緊鄰的“安全島”?為什么說老南門的意外出土,給研究者出了個難解之謎?
今年是崖城學宮遷建落成200周年,讓我們一起走近崖州故城,了解那些鮮為人知的史地軼事。
崖城學宮。 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迎旺塔。游必生 攝
瓊島南部的古建遺珍
從漢代至唐代,瓊南先后為臨振縣、臨振郡、振州故地,管轄范圍幾經(jīng)調(diào)整。北宋開寶五年(972年),振州改為崖州,后又稱珠崖軍、吉陽軍,直至明代復稱崖州。
唐代以前,包括海南在內(nèi)的嶺南地區(qū),建筑的形態(tài)大都是土墻茅草屋,幾無磚瓦建筑。據(jù)《新唐書》卷七十八和《舊唐書》卷一一二記載,唐德宗貞元年間,嶺南節(jié)度使李復曾在海南“教民作陶瓦”“勸導百姓,令變茅草屋為瓦舍”。南宋時期,古崖城城池興建,一座南面大海、初具規(guī)模的古城出現(xiàn)在歷史長卷中。
在如今的三亞市崖州區(qū),以古崖城為中心,分布著城墻、崖城學宮、廣濟橋、迎旺塔、盛德堂、保平村民居等諸多古建筑。崖州區(qū)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提供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該區(qū)共有207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古建筑就有167處,主要類型有城墻、學宮、宗祠、廟宇、塔、橋、民居等。民居中又有古代先賢故居、革命烈士故居及普通民居。這些古建筑承載著內(nèi)涵豐富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紅色文化等,奠定了古韻崖州、文化崖州的實體基礎。
城港緊鄰的千年州治
古崖城,是瓊島南部的千年州治。翻閱相關(guān)典籍、輿圖,可看出我們的先祖在此選址筑城的考量。
寧遠河下游的大拐彎處,激流深切河槽以及史前淤積形成的高埠長期保持穩(wěn)定,讓古崖城所在位置有著優(yōu)越的地勢條件,并擁有臨港的便利。自隋唐起至宋代,古崖城一直城港緊鄰,港口就在今崖城中學古河道邊,遺址清晰可辨。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這個中土最前沿的港口無疑十分重要。
寧遠河河口岸線及港口變化示意圖。虛線為推測的古岸線,綠字為現(xiàn)代地名,紅星為港口及其運作年代。制圖/何以端
南宋慶元四年(1198年),吉陽軍開始構(gòu)筑磚城墻,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城池向西、向北擴建為崖州千戶所城,東南城墻不變,護城河完備。此后數(shù)百年城墻一直未變。進入二十世紀后,城墻遭到破壞,實體所存無多,但街巷肌理如舊,仍是古崖城最大的系統(tǒng)性遺址,是海南文物保護單位“崖州故城”的實體。
明代崖城遵照中國傳統(tǒng)建筑坐北向南的軸對稱布局,中軸線就是崖城學宮西側(cè)的南北干道,今稱“北門街”。東西兩廂對稱嚴格,但東、西城門不在一條直線上,也未設置貫通東西的主干道。其中原因有二:一是按照傳統(tǒng)觀念泄“沖煞”之氣,二是西門外有驛道,盡可能利用有限的高埠地形,以避水淹。
古崖城老南門,就是2011年考古發(fā)掘出來的南門遺址;東門名“陽春”,在今臭油街以西10余米的民國老街處;西門名“鎮(zhèn)海”,在西門街往西約250米處;北城墻正中的北樓為真武廟,在今糧所辦公樓處。古崖城城墻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20米,周長約1640米,與方志記載“五百十三丈五尺”吻合。其中城墻東南角各約190米,沿用了宋代城墻,所以也可以說,此城墻是明代千戶所城與宋城的復合體。
古崖城城墻。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州治官署區(qū)即今崖城學宮及崖城中心學校地塊,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官署區(qū)大門面南而開,堂堂正正,其規(guī)劃建造充分吸取了華夏筑城文化的營養(yǎng),營造水平不遜于內(nèi)地同類型城池。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城址,海拔比附近地塊高了近兩米,其中又以官署區(qū)海拔最高,具備天然的防洪優(yōu)勢。從這一點,亦可見古代先賢們的筑城智慧!
“偃武修文”的古學宮
崖城學宮位于古崖城城墻內(nèi)、中軸線以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遷建落成至今剛好200年。
北宋初期,朝廷先后兩次詔天下各州軍設立儒學。有跡象顯示,當時崖州儒學在城東南設立,后幾經(jīng)遷移,又搬回原處。
清道光三年(1823年),崖州儒學(即學宮)從“城外東南隅”(今崖城中學圖書館一帶)遷建于現(xiàn)址,次年落成,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民國時,學宮歷經(jīng)戰(zhàn)亂遭到破壞,至1950年,僅存大成殿、大成門等。
海南建省后,多次對崖城學宮進行大修,形成一組布局嚴謹?shù)慕ㄖ?,包括大成殿、崇圣祠、東西廡、大成門、名宦祠、忠義祠、欞星門、泮池等,美輪美奐。
崖城學宮所在地塊呈規(guī)整長方形,東西寬約33米,南北長約117米,前身為瓊南最高軍事機關(guān)“參將署”,明初則是剛擴城時的“崖州千戶守御所”官署,嘉靖后改為參將府,清代沿襲。歷來的瓊南軍隊“司令部”200年前一轉(zhuǎn)身,變成了崖城學宮。海南島最南端的這座古代官學,算得上是華夏自古崇尚“偃武修文”的一個例證。
“藏頭露尾”的南城門
南城門是古崖城最重要的歷史遺跡,某些細節(jié)也最撲朔迷離。
文明門很“年輕”,是崖州儒學(即學宮)遷建后為改善州學“風水”,將老南門移位改建的,為的是使新南門與學宮中軸線統(tǒng)一,使人們在學宮能望到南山。南山又名鰲山,有獨占鰲頭之寓意,古時一直被認為是崖州科舉的風水山。
明代崖州科舉成績不俗,但入清后長期無學子中舉,這令當時的人們頗為焦慮,于是一再搬遷學宮,學宮布置亦一改再改。遷建南門這樣的大事,記事甚詳?shù)墓饩w《崖州志》卻沒有記載,或許是因為“子不語怪”吧。2011年老南門墻基意外出土,人們翻遍史料一無所獲,成為難解之謎……
老南門無名,但有城樓;其移位改建后同樣無名,而且也沒有城樓,可能是因為怕遮擋了從學宮眺望南山的視線?,F(xiàn)在置于南門上的“文明門”石匾其實是學宮南門的。郭沫若點校光緒《崖州志》曾寫下按語“南門無名,亦可異”,筆者在廣州中山圖書館發(fā)現(xiàn)晚清手繪彩色《崖州輿圖》,圖上新老南門并存,或是移門期間的產(chǎn)物,老南門有城樓名為“奎樓”,而新南門沒有,這才確證了這一史實。
民國初年,古崖城城墻陸續(xù)被拆卸以開通公路及建房,城磚也被陸續(xù)搬走利用,到海南建省時僅余遷建的新南門及附近一小段城墻。經(jīng)1993年、2017年兩次重修,現(xiàn)在的南門美觀古雅大方。
每個生命都有其復雜性,一座城門也是如此。讀懂了它的經(jīng)歷,就能理解它為什么改變,有些改變?yōu)槭裁磿?ldquo;藏頭露尾”。另一方面,“變來變?nèi)?rdquo;的城門,往往是有故事的城門。
“354歲不老”的廣濟橋
廣濟橋是磚石橋,俗稱和尚橋,位于寧遠河東岸、老糖廠宿舍區(qū)東南的小土崗上。2009年5月,官溝與廣濟橋一起成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廣濟橋跨于明代綜合性水利系統(tǒng)南溝(今稱官溝)之上,其前身是明代景泰年間的木橋。清康熙九年(1670年),“僧人性俊募修,易以磚石”,磚石橋長15米,寬4.5米,拱高4.76米。
廣濟橋為東路驛道配套,古驛道并不沿著平原南下,而是一過寧遠河便從崖城老糖廠附近上坡,經(jīng)廣濟橋,再從坡腳一帶尋略高處往南山腳,以避洪水。近代環(huán)島公路亦沿這段驛道的走向修筑,直到二十世紀中期才改變。
廣濟橋是一座拱橋,拱形結(jié)構(gòu)合理,磚塊結(jié)實,工藝良好,屹立三個半世紀、經(jīng)二十年汽車碾壓,雖局部有坍塌跡象,整體仍堅固。不架在天然河流上,沒有洪水沖刷,崖城也無地震,是該橋保存較好的客觀原因。
自從環(huán)島公路改線,廣濟橋便淡出大眾視野,現(xiàn)在只是一條冷僻小路的一段,老驛道的線路也不復可尋。
從文史價值看,廣濟橋及其前身是六百余年驛道路段的原物,應是海南存留至二十一世紀唯一未經(jīng)改建的驛道橋梁,而且一直與古灌渠相依伴。瓊南現(xiàn)存的大型公共古建實物中,論“年齡”它最大,作為完好大型古建原物,它在全海南的古建中都很有分量。
“民國第一”的騎樓街
崖城老街又稱騎樓街、民國街,本地人稱東關(guān)街、鋪仔市,當代路名為解放街。它西起崖城中心學校校園東南角,穿過城東十字路口,東迄打鐵街丁字路口,總長約270米,加上丁字路口一小段騎樓街,共約300米。
崖城騎樓。游必生 攝
騎樓以兩層為主,沿街并墻而立,既有南洋連廊建筑的“血統(tǒng)”,又融合海南特色,繁縟與樸拙并存,形成一種獨特風格。
騎樓街從來就是崖州商業(yè)中心。其西端是城內(nèi)千年不變的州城主街(古稱“中街”),州治官署區(qū)就在街北;出東門往東延伸,宋代城東已有“新興坊”(坊廂是宋代基層賦役組織),清乾隆有“東門外正市”,瓊南第一大市。由于史前地埠東面比較寬闊厚實,水患較輕,所以東門外的連片居民區(qū)比城內(nèi)廣大得多。
東門歷來是最熱鬧的城門,出門南行不遠便是寧遠河碼頭,即今崖城中學校園內(nèi)的盲河道。這是隋唐至宋代的主碼頭,唐代鑒真大和尚就是在這里登岸,宋代設有“海口驛”水驛站,胡銓等唐宋外來官商亦在此登岸,這是一個分量極重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遺址。
1936年地形圖,直觀顯示了城東的繁榮。圖上可見拱北、日升、起晨、起元等四個鄉(xiāng),也可看到騎樓街,這是騎樓街的黃金時代。30多年前上海電影制片廠在這里拍攝紀錄片《民國第一街》時,街景還蔚為大觀。
“千年四遷”的保平港
連片保存著清代古建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保平村的最大特色。保平村在崖城西南四公里,村莊因港而生,保平古港長期是崖州主港。
一位游客在三亞保平村保平書屋看書。 海南日報記者 陳若龍 攝
“保平”這一地名初見于宋代的“州西三里保平坊”,位置應在今西園村以南,河邊就是第一代保平港,史稱新地港。“新地”之名記錄了保平港的第一次西遷,所謂“新地”,是相對于位于今崖城中學地塊的舊港而言。
到明代,保平港外遷到“州西五里”,即今新村仔南部偏東的河邊、臨高村東北數(shù)百米處;清代康乾之間,再搬到“州西八里”今保平村位置。每次新舊港交替,都有一個新舊港并存數(shù)十年、舊港逐漸遷出的過程,這是由河道淤積、沖積扇發(fā)育進程決定的。
自十八世紀二三十年代“州西八里”保平港興,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保平水道漸趨淤塞,“保港”(今崖州區(qū)保港社區(qū))開始興盛,保平村的水運黃金時代前后持續(xù)了約兩個世紀,目前保平村內(nèi)的古建筑基本上都是建造于這個時間段。晚清以后,該村發(fā)展步伐放緩,所以村中民國初年南洋風格建筑很少,清代古建相對較多。
由于寧遠河水文變化,河道淤積,各港追逐航道多次外移。右岸(河流西側(cè))海港先遷至新地港,此后從明代“州西五里”到清中期“州西八里”,直到晚清“州西十三里”,可稱之為“四遷保港”。與此同時,河對岸的番坊港等也相應外遷。
村因港而興。港村分離后,保平村少了許多繁華喧鬧,而這或許正是它能夠較好保存古建筑、獲得古村美譽的客觀原因。
?。ㄗ髡呦岛D鲜〉浼砼c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部分被列為文保單位的崖城古建
崖城學宮
崖州故城
迎旺塔
官溝及廣濟橋
既濟亭熱水池
孫氏宗祠
民國騎樓建筑群
保平村明經(jīng)第
盛德堂
林纘統(tǒng)故居
何秉禮故居
崖城古民居建筑群
“三姓義學”學堂
原標題:崖城古建 凝固的千年史
責任編輯:吳宇斐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