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琬茜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族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基礎(chǔ)社會單元。那么,家族從哪里來?有怎樣的發(fā)展脈絡(luò)?有一樣?xùn)|西能跨越時空作答,它就是族譜。
作為對國史、方志的重要補充,族譜記錄了家族的起源、傳承和演變,是包含家族世系、重要人物事跡等信息的特色文獻,具有凝聚血親、尋根問祖等現(xiàn)實意義。海南民間自古就有修纂族譜的傳統(tǒng),那些一代代保留下來的譜牒,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
2024年3月,“海南民間遺存珍稀族譜文本的收集、整理與海上絲綢之路人口遷徙路線研究”項目(以下簡稱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為海南族譜保護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清光緒年間重修的云氏族譜。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耿 攝
有特點:海南族譜記載海外移民信息
據(jù)資料記載,自秦漢以后,漢族移民開始陸續(xù)進入海南島,一般認為,當時的移民主要以家族形式遷徙到海南。歷經(jīng)隋唐、宋元,至明清時期,漢族人口已占據(jù)海南島人口的大多數(shù),其攜自中原的家族制度隨之在海南生根開花。
整體而言,海南族譜編修在古代已頗為興盛,清代至民國時,族譜日益普及,大量存在于民間,形成了獨特的族譜文化景觀。
近幾十年來,海南族譜、家譜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從王俞春的《歷代過瓊公傳》到周偉民、唐玲玲、陳虹等的《海南家譜移民人口史料與研究》,不一而足。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資料中,族譜是一塊亟待開發(fā)的土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項目主持人兼首席專家張繼焦表示。然而,對于這片埋藏豐富的學術(shù)曠野,我國目前的開發(fā)者甚少。有人因它是“雜學簿”不登大雅而不予探析,有人視它為“封建糟粕”而不敢沾邊,還有人尚未認識到其重要價值,當作一堆廢紙。
張繼焦在馬來西亞檳城調(diào)研。
近20年來,雖然地域族譜的研究漸受重視,但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安徽、浙江等地。海南族譜研究總體上比較滯后且薄弱,研究的方向比較單一,對族譜史料的挖掘尚欠缺。“倘若不盡快加以收集整理,有可能日漸損毀、湮沒。”張繼焦說。
為此,自2016年起,張繼焦帶領(lǐng)研究團隊多次赴海南各地進行田野調(diào)查,對海南民間遺存珍稀族譜文本進行研究。“我們調(diào)查研究保存在海南島上的古老族譜文獻,這些文獻記錄著海南各家族的源流、世系、族譜圖譜等信息,可能以傳統(tǒng)紙質(zhì)形式存在,也可能以其他媒介形式存在,比如碑刻、僑批等。”張繼焦說。
記載海外移民相關(guān)信息,是海南族譜的一個顯著特點,研究項目首次運用海南族譜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人口遷徙路線。“海南族譜中記錄的東南亞移民及其他民族的遷徙現(xiàn)象,凸顯了歷史上海南島與東南亞移民的互動過程。這些互動的細節(jié)和特征對于研究海南移民史、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交流互動等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意義。”張繼焦補充道。
張繼焦團隊在馬來西亞調(diào)研所見海外族譜。
繼絕學:已獲取近60萬字訪談資料
既為“冷門絕學”,族譜文本的收集、整理自然并非易事。
經(jīng)過調(diào)研,張繼焦的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海南族譜多收藏在私人藏家手中。這些族譜通常只供小范圍使用和交流,不輕易示人,平時束之高閣。時間久了,許多族譜已經(jīng)丟失或殘缺不全。
張繼焦回憶,他曾在一次走訪中遇到一位耄耋老人。當老人小心翼翼地打開家中的箱柜,用顫抖的手拿出一本塵封的族譜,族譜封面上的皮革早已被時間侵蝕得凹凸不平,泛黃的紙張上布滿了斑駁的污點和褪色的墨跡。有些地方甚至無法辨認,老人憑記憶才勉強識別出些許內(nèi)容。
隨著記得族譜信息的老一輩家族成員逐漸凋零,許多史料面臨被“裝在肚里帶走”的窘境。受城市化等因素影響,年輕人關(guān)于族譜的概念漸漸淡化,缺乏保護傳承的動力。
“一方面是人們對族譜的價值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是族譜的保存條件普遍較差,尤其是在潮濕悶熱的海南,保存更難。”張繼焦介紹,他曾在海口、文昌等地翻閱過一些族譜,它們均按接收時的樣子堆放,有些已大面積蟲蛀、霉變。
在不少農(nóng)村地區(qū),村民們出于尊祖敬宗的心態(tài),也想保管好族譜。但由于缺乏保管條件和保管知識,紙張受潮、被蟲蛀,或遭火災(zāi)的情況不少,一些族譜損毀嚴重,甚至面臨丟失的風險。
為了尋覓失散的族譜,對其加以整理、保存和研究,張繼焦的研究團隊多次到海南開展田野調(diào)查,目前共獲取了近60萬字的宗族人員訪談資料,以及17個姓氏共計101冊族譜資料。此外,通過走訪??凇⑽牟?、三亞、瓊海、樂東等地的50余個入瓊始祖或入村始祖所在的代表性村莊,已收集到30余冊相關(guān)文史資料和各宗親聯(lián)合會的內(nèi)部期刊。
“族譜整理后還需公開、共享,只有將族譜的信息公開化,才能為研究者、家族成員和對海南歷史感興趣的人士提供更多資源和參考。”張繼焦說,為此,研究團隊積極與有關(guān)機構(gòu)、學者及家族成員建立合作關(guān)系,共享資源和信息。同時,他們與當?shù)貦n案館、文化遺產(chǎn)保護機構(gòu)等聯(lián)系,獲取已收集到的族譜文本和相關(guān)資料。
張繼焦團隊在海南調(diào)研所見王氏族譜。
新探索:電子化后的應(yīng)用可能
在海南,高校是收集和管理海南族譜的重要陣地之一。
據(jù)悉,海南大學圖書館十分重視族譜資料收藏整理工作,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收集族譜,收藏覆蓋范圍廣、族譜姓氏多、版本質(zhì)量高。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獲得:一是持譜人以捐贈的方式送給圖書館;二是該館工作人員到民間收集地方文獻,向持譜人出資購買或復(fù)印。
海南師范大學圖書館從2002年開始收集族譜,主要通過征集、購買、捐贈和復(fù)制等方式獲取。“目前館藏大約涉及50個至60個姓氏,共有家譜600余冊,包括多位歷史名人的家譜。”海南師范大學圖書館古籍與特藏部主任龍凈林介紹。
目前,海南師范大學圖書館已實現(xiàn)初步的電子文獻管理(圖片收集),后續(xù)將持續(xù)強化家譜文本的電子化處理。“這不僅為課題研究提供了文獻資料查詢路徑和交流環(huán)境,也為民族研究所與海師圖書館合作創(chuàng)建家譜‘智庫’奠定了基礎(chǔ)。”張繼焦表示。
張繼焦說,除了采用數(shù)字化手段保存,借助新技術(shù)對族譜的內(nèi)容加以完善,或?qū)⑷〉酶玫膫鞑バЧ?ldquo;例如可以繪制一幅電子地圖,將海南各個姓氏的遷徙路線標注出來,這樣會更加一目了然,尤其便于廣大海外僑胞尋根問祖”。
2013年,“僑批檔案”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成為廣東首項世界記憶遺產(chǎn)。張繼焦認為,海南民間遺存珍稀族譜文本記錄了海南特定族群的家族信息和文化傳承,同樣具有真實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罕見性和完整性。“如能申報進入《世界記憶名錄》,可強化各方面對海南民間遺存珍稀族譜文本的重視,促進其保存、研究和傳承,同時為文化保護工作提供范例。”
目前,張繼焦的研究團隊仍在推進海南族譜保護、研究工作。“除了收集整理海南族譜文本,我們也計劃繼續(xù)深入研究如何修繕族譜等問題。”他說。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原標題:探照譜牒 尋根問祖
責任編輯:曾令瑾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